•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5所大学排名,上海交
  • 万马股份布局海洋工程领域 所在地临近青岛港
  • 国内首个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基地的综合研发楼完
  • 世界海洋日 | “携手看海去”海洋STEM课堂——迷
  • 巴黎生物物理学家德·阿松瓦尔就提出利用海洋温

通知公告

  • 《海洋工程》栏目设置
  • 《海洋工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海洋工程》投稿方式
  • 《海洋工程》征稿要求
  • 《海洋工程》刊物宗旨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海洋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海洋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4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生产现代化的进展,海洋领域的竞争急剧升温,建设海洋强国成为众多拥有海洋资源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这些典型特征使我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生产现代化的进展,海洋领域的竞争急剧升温,建设海洋强国成为众多拥有海洋资源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这些典型特征使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和竞争处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适应相应趋势发展的国际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发展海洋工程强国的必要条件之一[1]。因此,有必要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简称ESP)水平。目前,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虽然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逐渐提高,但英语理解力和使用水平一直不高,尤其在阅读英文专业文献、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听取外国专业学术报告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外语教学所耗费的学时与实际获得的效果极不相称。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方面的外文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技术人员直接交流。为培养高等学校海洋工程国际化人才,提高我系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于2015年9月开始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下面从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二、专业英语教学的必备条件

首先,英语教学的对象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写、读、说能力。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则不太适合。在大三第二学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学生进行授课。其次,大学生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方能实施英语教学,这将有利于其对专业英语讲授专业知识的理解。第三,本专业拥有具备专业英语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要求授课教师既能够熟练驾驭英语,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该领域当前国际发展的前沿信息。所以,要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来,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不断改善现有教师队伍,安排年轻教师出国培训,同时也不断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本专业现拥有6位曾在国外进修及工作的教师(2位国外博士学位),为专业英语教学建立起一支有影响的教学梯队力量。

三、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课程是基础英语课在具体专业领域的延伸,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和翻译专业类英文书刊的能力[2,3]。所以,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不是讲解科技英文中的长句、难句和语法、词汇,而是专业英语知识在具体行业中的实践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阅读英语专业文献,能够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外国专家进行交流。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本专业学生就业、企业特点分为6个模块,开课总课时32学时,共由6位专业教师授课,并负责每个模块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建设,各个模块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参考书详见表1。近年来,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原有的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有些脱节。课程内容先进性、前沿性、国际性不足。所以我们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建设,选用国外最新专著中的章节为模块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职业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表1 海洋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块及教学内容?

四、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的教学,不是简单地对科技词汇进行翻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往往将文章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只是讲授其中的专业词汇、语法,或者简单组织学生口头翻译,讨论等活动,最后对作业进行讲评。这种教学方式及其单调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教师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备课、改作业上,最后收到的效果也不好。为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英语采用当堂和隔堂对分两种教学模式[4]。结合传统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在时间上刻画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课堂[5]。教师的讲授阶段主要介绍本堂涉及的专业知识背景及专业词汇(10分钟);学生内化吸收阶段自己阅读专业文献(20分钟)和讨论阶段(15分钟),最后教师总结解答讨论遗留不懂问题(5分钟)。采用对分教学模式后,“低头族”学生逐渐减少,学生产生了学习使用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改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师主导与学习者主体的结合。专业英语的教学区别于基础英语教学,其中一个基本的能力就是大量阅读外文文献。对海洋工程专业来说,能看懂本专业最新OTC、ISOPE等相关的会议论文。所以,每堂课结束布置作业1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并撰写读书笔记。第2次上课,学生必须带着作业参加讨论,使课下学习更加主动、认真。由于学生在课下进行了内化吸收,并以作业的形式体现,所以课上讨论不是当堂、及时的,是有备而来,可以获得比研讨式课堂更好的讨论效果。小组内部互相交流自己的作业,解决自己课下未解决的问题或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解决未弄懂的问题,最终形成小组的讨论结果,再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解决小组讨论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文章来源:《海洋工程》 网址: http://www.hygczz.cn/qikandaodu/2021/0714/732.html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潍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
    下一篇:水下生产系统电液飞线安装工艺对比

    海洋工程投稿 | 海洋工程编辑部| 海洋工程版面费 | 海洋工程论文发表 | 海洋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洋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